|
阿摩就是阿摩。不是别人。 文章写的很有魏晋风流之韵致。 绚烂之气,疏狂之感。 就是文字太美了点。
|
|
|
本来不想搞什么推荐的 文章看了后会心就好,不过看了那唯一的推荐理由竟是因了什么林燕妮,有点受不了。 于是我也来推荐。
文章写的很“阿摩”。 文字绚烂的美到底,从头到尾。 感觉文章叫“魏晋文章和酒”,本就是神合,但浇胸中块垒可矣。
风致嫣然了 年老色衰了 桃花开谢了 刘伶病酒了……
这漫散的情绪又怎么说的出来道的明白? 文章一贯的晦涩就有了答案。 不过是说不清楚罢了。
为了这东奔西走的文字,推荐一下。
|
|
|
呵呵,看阿摩的文章,在这里最高的排位是“关于耽美漫画”,可见看的懂的文章,捧场的就会比较多。 是为渣洞风格乎?存一问。
|
|
|
想想自己当年,神往魏晋前贤,想好好研究一下,一研究才发现,首先,你要对魏晋时期的历史和当时的典籍有一定的了解,而魏晋上承两汉三国,下启隋唐盛世,而当时社会动荡,战乱纷争、经济发展态势也开始在传统形式下开始改变,历史想弄清楚实在不是容易事,这方面陈寅恪与唐长孺大师都有现成的研究成果,但研究明白这些就是高山仰止了;撇开史料,当时的典籍,就单说文学典籍就是一大堆,更别说其他。从《文心雕龙》的理论文章到《世说新语》的笔记小说,从阮籍嵇康的诗文集到王弼的易学,……天! 再撇开这些,仅仅在基本了解的情况下来研究,当时玄学大盛,很多东西都是围绕玄学问题展开的,这样你就要研读老庄周易;当时的玄学糅杂儒、佛。儒学的流传本来就很复杂,汉代尤其兴盛,魏晋时期对儒学态度暧昧;当时正是佛教东传时期,印度佛学在中国发展的其实很畸形,最初的时候是讨好道家、儒家,一起流传的,本来印度佛学就是博大精深,又掺和进儒道,而且当时北方与南方的佛学传播并不一致,这些可以参见汤用彤老先生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史》,这又是厚厚的一大本,还有当时的《高僧传》,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的佛学专著……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魏晋时期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当时士人人格的独立。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是极为罕见的,除了当年的春秋战国和后来的甲午战争后的百年,中国没有过这样的情况,而且当时的“士”的独立获得了极大的成绩,这在鲁迅当年的《魏晋文章与药与酒》的演说里简单的提到了,后来翻看余英时的书,才发现这太难了。中国士人的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要结合中国的学术传统和学术的变革来看,最起码也要对两汉的士人和当时的士林制度做一点研究,这也不是一个人随便读读的问题了。 而再撇开说,仅仅研究当时的诗文,这也很难。当时文学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时候不仅仅是“士”的崛起时期,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研究文学就牵涉到是研究文学思想发展还是文本研究还是文人研究,无论选哪一个,都是佛、道、儒、玄纠缠,很难弄清楚。刘师培、王瑶……相关的断代文学史研究就是一大堆,更别说文学通史。一个“风流”二字,从当时说到后来的冯友兰,还要一直说到将来。而且当时政治形式复杂,文人的创作有很多地方暧昧不清,比如阮籍。现在研究还是有些方便的地方就是很多文人的文集都已经整理、校注过了。当时的诗歌、小说、散文都是值得研究的。而我感兴趣的人,正章野史,记载的反差也很大,这也很说明当时和后来的历史情况,但就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了无数麻烦。 当时也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大高峰,简单看一下宗白华老先生的文章就知道这其中的艰深和高度。 还是算了吧。 顺带说一下后事,后来书读多了,才发现魏晋是中国做学术的人的一个死穴,象胡适的哲学史就是死在这里,其他很多很多的人写到魏晋都是两襟生汗。于是很释然。阿Q心理终于解救了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