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给评分: --
剧情简介 · · · · · · 六个少年人设法处理青春期、性身分、面对自己是同性恋的认识,以及朋友对同性恋的憎恶与接受, 和找寻爱情等种种难题。
粗糙简陋的录像中,少男少女们悉数登场:安迪(詹姆斯·杜万)、汤米(洛克·柏利克饰)、米切尔(苏姗·白希德饰)、帕特里夏(吉尼·吉尔饰)、伯乐兹……同样稚嫩的面庞,上面都画着轻蔑的符号,写着“无所谓”。 他们在喧闹的酒吧里狂欢,总有新朋友认识;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就可以大聊特聊,讨论一些无聊的事情;或者跑到色情电影院里寻找性的慰藉;谈起性,他们都肆无忌惮;艾滋病是这个时代的瘟疫,他们也有自己的处理方法;对于毒品,他们也采取接受的态度…… 米切尔和帕特里夏是一对女同性恋,她们生活在一起,享受着自己的爱情,并且还想要个孩子;德瑞克和伯乐兹正在做爱的时候,妈妈却来了,他们赶紧躲到楼上…… 18岁安迪的是位电台主持人,他说自己不相信爱情,可是性欲,还是需要释放的。跟人做爱的时候,他想只做前戏,却被拒绝了。他有时候会站在城市的一角,等待另一个男人的到来。那天,有一个很帅的家伙跟他搭讪。这是一次浪漫的邂逅,他们一边走一边聊着天,一直走到停车场,对方吻了他,然后给了他联系方式。他叫伊恩(艾伦·博依斯饰),回去之后,安迪对他很是想念。他打了那个电话,却听到一堆乱七八糟的广告。 他们终于按照预订的时间约会了。伊恩幽默、温柔的气质让安迪着迷,对待安迪,伊恩总是欲拒还迎的挑逗。他把舌尖搭在安迪的脸上,吻着他,然后又玩笑似的离开。这天晚上,安迪和伊恩发生了关系,美妙绝伦。 其他的朋友也没闲着,他们都有自己的艳遇,但是都不如安迪的感受深切。清早醒来,伊恩对安迪仍然是甜言蜜语,缠绵不已。这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伊恩让对方晚些再打,他告诉安迪那是他的妈妈。 可是实际上,伊恩的炮友不只一个。蒙在鼓里的安迪,回到朋友的身边,仍然继续着自己无聊的生活,无休止的游戏。他忍不住想念伊恩,打他的电话,却没有人接。安迪只能对着电话录音,说出对伊恩的想念,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听到,也不知道他听到了之后会否有同样的感觉。 安迪最后终于找到了伊恩的家,伊恩无奈的对安迪说明了事实,他说明天给安迪打电话,可是安迪拒绝了。他伤心的回到家里,把伊恩的名字从电话上划掉。他开始用酒精来麻痹自己。尝试着过上平静的生活,可是安迪重又拿起了电话机。伊恩因为正在洗澡,没有听见电话铃声。而这时候的安迪已经绝望了,他在红酒里掺上毒药喝下,跌进了泳池里。 安迪的生命结束了,朋友们看着他生前录下的自白,有些沮丧。
赏鉴: 酒吧、停车场、扑克牌、安全套……对于无聊的青春来说,这些就是精神寄托。在格雷格·阿拉基的镜头中,没有工作、学习的男孩女孩们,只有竭尽所能的娱乐,来消耗过剩的精力。这是群像描写,也集中表现在安迪的身上。 影片融入了很多具有后现代特点的影像元素:粗糙录像的掺杂、莫名其妙的字幕……阿拉基把自己的电影折腾得像乱剪的家庭录像。粗糙的结果,让一些评论认为阿拉基的影片是“几乎没有成本”,但是这种低成本的背后,又确实有精致的一面。特别是安迪的故事,被完整的展现出来。 录像中,大家都在表达自己对于各种事情的看法:爱情、性爱、毒品、艾滋。安迪表示了自己对爱情的不信任,可是在一次性的冒险中,他找到了爱情的感觉。安迪和伊恩的邂逅,被表现得非常浪漫,就连他们在调情的时候,伊恩也充满了绅士风度的幽默感。约会的时候,伊恩对安迪也是关照和爱护,做爱的时候,他们也不时开着玩笑,伊恩温柔的说:“我可否吻遍你的全身?”安迪要求伊恩不要老是起身,伊恩说那是为了看安迪。这些都与安迪后来的失落形成对比,伊恩还在对安迪甜言蜜语,电话那头却有另一个人在等待着他。导演对于伊恩的处理,也并没有道德判断的态度。伊恩并不是一个坏的人,可是他跟安迪的价值观出现了碰撞。性爱是善意的,可是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又因为一个误会,竟然导致了安迪的丧生。青春的惨烈,在阿拉基的眼中非常直接。 安迪这个人物的塑造,有一种颓废之美,扮演安迪的詹姆斯·杜万,无论是相貌、造型还是神态,和《我自己的爱达荷》中的里弗·菲尼克斯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里弗·菲尼克斯扮演的迈克像是天使一般纯粹,而安迪却还有几分人间气息。他对着镜头表达自己的观点,还会接受伊恩的温柔。一个18岁的孩子最后为爱自杀,这让人慨叹青少年的早熟。他们在录像中表达的观点,岂不让人觉得,是社会教条的思想,把这些孩子揠苗助长了呢?帕特里夏在录像里表示自己想要个孩子,为此,她试图用言语证明自己的成熟,却显出了十足的幼稚。
本帖被 gyp 修改于-8区时间 5/25/2009 8:13:39 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