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渣渣洞 磨牙俱乐部
  首页 \ 同志影视综合发言板 \ 同志电影评论交流板 \ 《A Room with a View》(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专版 \ 剧情简介与评论 回复此帖 
pjsxw
正式用户

分享值: 23737 
发表于 2009-01-18 15:01:20      

所给评分: --

剧情简介    
    记得有本书上称这部电影为完整的爱情,它向人们展示了恋爱的七个必经阶段:相识、接近、萌芽、迸发、冷静、矛盾、解惑
    爱情属于青春的心灵,人的爱情意识的觉醒是与生理上的青春期来临相联系着的。青春的爱是人初涉爱河的那种朦胧冲动而又新鲜敏锐的感觉,它最富有生命的激情,最纯美,最无私,最远离俗世的种种功利计较、权术手腕、社会偏见与繁文缛节。根据英国作家爱德华.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描述的是一位出身英国书香之家的大家闺秀露西在佛罗伦斯旅行时,遇到英国青年乔治,乔治对她的倾慕令她禁不住心动,当露西和乔治在英国重逢后,露西的真情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她冲破传统束缚,选择了跟她相爱的乔治作丈夫。

  英国乡间淑女露西与表姐到佛罗伦萨渡假,认识了同样来自英国的一对父子:安先生和他的儿子乔治。乔治在自由的氛围中长大,露西则带有一些压抑。在这里她内心暗藏的奔放被激发出来,但她与乔治的恋情却被表姐横加阻拦并被强行带回英国。


pjsxw
正式用户

分享值: 23737 
发表于 2009-01-18 15:01:35      

所给评分: --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出身上层社会的少女露西和她的表姐夏洛特一起前往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度假,碰到英国青年乔治和他的父亲同住在一家旅馆。露西因为自己的房间看不到风景很沮丧,乔治的父亲把自己住的房间让给了露西。露西与乔治双双坠入情网。但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乔治性格直率,举止与露西习惯的那种上流阶层的繁文缛礼格格不入,拘谨的夏洛特对乔治也很看不惯,双方时时发生误会,闹了不少笑话。有一次,乔治情不自禁地吻了露西,这在上个世纪的英国被认为是越轨行为。露西认为乔治的行为不合礼仪,便抛下他返回英国。

  回国后,露西与音乐家维斯订婚。维斯内心空虚而极重外在礼仪,按说正符合露西家庭的要求,可是露西从他身上却感到繁文缛礼的虚伪,开始怀念乔治那虽有点莽撞、不合礼仪却充满青春活力的直率激情。

  这时乔治回到英国,两人重逢。但露西仍然囿于那种虚伪拘谨的礼教不肯直率说明她是否接受乔治的爱。这使乔治无所适从,只得伤心地离去。

  经过几番波折,露西的表姐夏洛特看出乔治虽有点鲁莽,却真诚爱着露西,便暗中安排乔治的父亲启发露西,使露西终于抛弃礼教的束缚,去寻找自己心爱的人。


pjsxw
正式用户

分享值: 23737 
发表于 2009-01-18 15:01:44      

所给评分: --

精彩视点:影片由有着好莱坞“千面人”之称的丹尼尔·戴-路易斯和6次获奥斯卡奖提名的英国影坛常青树玛吉·史密斯联袂主演。曾荣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配角;美国国家评论协会最佳男配角奖;第40届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女演员;第44届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奖以及第59届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等诸多奖项

pjsxw
正式用户

分享值: 23737 
发表于 2009-01-18 15:02:03      

所给评分: --

影片根据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改编,用喜剧手法描绘一对男女差点因为传统礼教束缚而错失姻缘的故事。汇集了当时最好的英国影星的全明星阵容(丹尼尔·戴-刘易斯、朱迪·丹奇、玛姬·史密斯等等)、优美的摄影和普契尼的歌剧《燕子》的选曲配乐,让这个爱情故事显得分外清新。本片曾获奥斯卡三项大奖,也为导演詹姆斯·艾弗瑞(《霍华德庄园》)赢得了国际性声誉。此片亦曾于八十年代在国内部分影院做小范围公映。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内容很朴实,没有任何夸张。我为我的视力感到狂喜。也许,这部影片也能打动很多其他人,但对我来说那种感觉简直无法表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的大量面部特写,这些镜头真是制片人在十五年以前拍摄的吗?多么了不起的一部影片呀:意大利夏季的山峦、佛罗伦萨优美的景色、葱翠的英国花园、美丽的海伦娜·波恩海姆卡特、即使是在游泳池游泳的赤裸的男人都显得那么漂亮。我仿佛回到了电影王国享受着那里的一顿丰盛的筵席。


pjsxw
正式用户

分享值: 23737 
发表于 2009-01-18 15:02:13      

所给评分: --

花絮碟容量比较小(3G不到),在碟机上顺利读完,主要内容有:

    两段七分钟的采访,一段采访演员西蒙·卡罗(来自BBC“早餐时间”)、一段采访丹尼尔·戴-刘易斯(首映前,他的造型酷极了),中文字幕翻译得还可以,因为有英文字幕可以对照,不过也出现把“两天前”翻成“两年前”的低级错误。三分钟的BBC新闻报道,关于此片当年在美国上映时票房创奇迹的盛况。五分钟关于导演詹姆斯·艾弗瑞的介绍,当然其中的重要人物制片人伊斯马尔(两人是几十年的黄金搭档)有出场,中文翻译一般,片名错误很多。二十六分钟的关于原著作者E.M.福斯特的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很珍贵,是1970年BBC为纪念其去世而制作的,不仅有福斯特的自白和一些纪录片素材,还有多位评论者的访谈,字幕翻译比前个花絮稍好一些。另外还有图片集。


pjsxw
正式用户

分享值: 23737 
发表于 2009-01-18 15:02:30      

所给评分: --

电影字幕的翻译错误百出,仅举两例:
1、“official engaged”,明明是正式订婚,居然翻译成“正式使用”;
2、“lying to George”,明明是对乔治撒谎,居然翻译成“接近乔治”!后面多次出现的对某某撒谎也全部翻译成了接近某某。
如果只是出现一个小错误可以理解,如果出错的原文非常艰深也可以理解,可是这么低级的错误,中学生都不会犯,真让人怀疑6套译制片水准何在?如果简单的字幕尚且出这么严重的错误,那么复杂的对白呢?是不是我们听到的中文对白根本与原文意义相差甚远?
作为“全国范围内迄今为止唯一的专业电影频道”,CCTV6犯这等错误让我们观众失望还在其次,在业界贻笑大方恐怕才真糟糕!


pjsxw
正式用户

分享值: 23737 
发表于 2009-01-18 15:02:48      

所给评分: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E.M.福斯特曾说,如果要他在背叛祖国和背叛朋友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他希望自己有勇气背叛前者。这一将个人的忠诚放在爱国主义之上的选择揭示出了福斯特的价值核心——自由主义。虽然福斯特一样热爱英格兰,但他也并不回避它的弱点、矛盾,及社会礼仪与民族精神中所包含的傲慢与偏见

  站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的门槛之上,政治家雀跃,小说家困窘。

  与亨利·詹姆斯和康拉德一样,福斯特不得不正视新旧两种势力的冲突:身后的维多利亚时代渐渐落下帷幕,而现代社会正在喷薄欲出。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他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质疑,他把伦敦说成这样一个地方:“它将前所未有的压力强加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在小说《霍华兹庄园》(1910年)中,他让读者看到城市生活如何毁灭了人的价值。而在发表于1924年的《印度之行》里,文化的冲突更令人揪心,也更具毁灭性。

  你可以用自由主义者、怀疑主义者、个人主义者来定义福斯特,但他绝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福斯特曾于1910年写过这样一段话:“无论我的欲望多么强烈,但因为对冒犯他人的担心,我发现我永远都不该满足它们。我很高兴能邂逅体内这更好的一面,它取代了纯洁的作用。”虽然福斯特是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出版后两年说出此番话的,但它可以出现在他漫长一生(福斯特于1970年逝世,享年91岁)的任何时刻。尽管他深刻地理解“赤裸裸的欲望的神圣性”,相信一个人应该通过遵循内心的要求而不是社会的戒律来实现情感的纯粹,但他仍然像此书中的女主人公露西小姐一样,在整个青年时代压抑自己的性欲,以求符合社会期望。

  1908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出版时,福斯特只有29岁。在此之前,他已经出版了《天使们不敢踏上的地方》和《最长的行程》。当时,他虽然受人尊敬,但尚未享有盛名。而出现在前两部小说中的主题——激情和传统、真实与矫饰——也是在这第三部小说中方显成熟,层次更加丰满,说服力也更强。

  以意大利作为这部小说的场景,源于1901年福斯特和母亲在佛罗伦萨所度过的一个长假。这次旅行不仅释放了福斯特的创造性,而且将他的精神从英国社会僵硬的道德教条中解救出来。因自欺欺人而产生的沮丧,及对英国中产阶级社会的日益不信任,都反映在本书中拘泥守旧、英国派头十足的霍尼切奇一家(以露西的母亲为代表)与生机勃勃、追求自由精神的爱默森一家(小爱默森最终与露西终成眷属)的冲突之中。福斯特像露西一样,无时不在担心成为“愚昧大军中的一员,他们既不听从心灵,也不追随头脑,在社交废话的指引下冲向目的地”。

  露西体现的是福斯特内心的挣扎,而小爱默森则是以福斯特崇拜的爱德华·卡朋特为原型。卡朋特是一位社会改革先锋,相信男女平等,并且赞同公开谈论同性之爱。卡朋特成为福斯特精神解放和性解放的灯塔,引导他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对于露西而言,小爱默森是“那种让她能看到在亚诺河中舞动的光芒的男人,”他鼓励她听从自己的心灵和身体欲望的召唤,他说:“爱是身体的,不是身体,而是身体的。”这个建议最终让她摆脱了风角(露西在英国的家)那个被世俗捆缚的世界,让她选择了真实而不是欺骗。

  让《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以大团圆的方式结局,对福斯特而言实属不易。他在1902年就怀着热切的情绪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初稿。1904年,福斯特开始对初稿进行修饰、润色,但又中途搁置。直到1907年,福斯特才再次拾起《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他对一位朋友说:“它明亮而又欢快,我喜欢这个故事。但是我不想也不能用同样的风格完成它。”结果这部小说又等了一年才问世。

  小说“明亮而又欢快”的表象要归功于简·奥斯汀和亨利·詹姆斯所创造的社会喜剧。像这两位作家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曼斯菲尔德·帕克和戴西·米勒一样,露西在小说的开始也站在通往一个陌生的成人新世界的门口。福斯特运用他超凡的敏锐捕捉到了在她所处的社交圈子里弥漫的虚伪和矫情。正如与福斯特同属布卢姆斯伯里一员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言,“社会史学家将在他的书中到处发现富于启发性的信息……老处女在脱下手套时向里面吹气。福斯特是一位小说家,他看到他的角色与他们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上述的两位前辈一样,福斯特在描绘身边世界时,既精准,又深富洞察力。

  福斯特很愿意承认19世纪的英国家庭喜剧对他创作这部小说的影响,但他更“试图将之与其他的事情系在一起”,即他作品中更深层的主题,比如个性的挣扎及冲破社会等级藩篱的苦闷。福斯特的情节和场景所承载的隐喻绝对要大过他的先行者们:露西在小爱默森和塞西尔之间必须选择一个时所经受的痛苦,可以视作现代性对中世纪教条、诚实对伪善、清醒对混乱的一场较量。小说结尾的欢乐场面并非毫无疑意,福斯特似乎在用露西和小爱默森的幸福来对抗自己的本能。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啊,怜悯我吧,如果露西没有结婚,我会大哭一场。”

  事实上,露西在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一点上要比福斯特本人成功得多。在他构思并写作《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时,离他真正想表达的同性之爱的主题还相距甚远(福斯特在6年后创作了同性恋题材的小说《莫里斯》,但直到他去世一年后才发表),而令他第一次投入身心的浪漫经历也还是很久以后的事。这种被压抑的欲望又如何为这部小说添汁加味的呢?其实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已经可以感受到同性之爱的蛛丝马迹,已经有不少的批评家同意教区牧师毕比就可能是一个蒙着面纱的同性恋者,甚至还有人认为,露西不过是一个“乔装打扮”的男孩罢了。最终,欲望的对象在重要性上可能比不上热烈的情感本身。无论结果如何,福斯特在与同性恋欲望进行的角斗中,为文学史奉上了一段甚为丰富的异性之爱。

  当然,我们可以把《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视作一个性意识被唤醒的故事,但也可以在其他的层面上去欣赏它。至少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关于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矛盾的著作:我们如何在内心生活与外部世界间找到和谐?怎么才能通过开放自己的观念,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真理和爱情?


pjsxw
正式用户

分享值: 23737 
发表于 2009-01-18 15:03:19      

所给评分: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在你我心中
(作者:takethat)  
剧情简介:

影片背景是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身处上流社会的少女Lucy和她的表姐Charlotte一起来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度假。当她们打开旅馆房间的窗户,却发觉无法一览佛罗伦萨的优美风景时,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英国人Emerson也是和儿子George一起来佛罗伦萨旅游的,当他在餐桌上得知两位女士的烦恼之后,热心的欲将他们能看见风景的房间调换给她们时,却被Charlotte矜持的拒绝了。后在牧师Beebe的帮助下还是和Emerson调换了房间。这间看的见风景的房间却成了George和Lucy的缘分之地。

俊朗帅气的George在餐桌上对美丽且有典雅气质的Lucy一见钟情,两次无意的问号也给Lucy留下了深刻印象。当George与Lucy在广场偶遇时,Lucy刻意回避George,却因在广场见到两人斗殴时其中一人血流满面而晕倒在地。George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英雄救美的机会,清醒后的Lucy对George产生了好感。

后来众人结伴同行前往佛罗伦萨的郊外欣赏美丽的意大利田园风光。Lucy欲独自寻找牧师Beebe,却遇到了在草丛中欣赏风景的George。George见到Lucy后情不自禁地走到她身边并突然的吻了毫无心理准备的Lucy。在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中,一曲令人心旷神怡的咏叹调“朵蕾塔之梦”却是恰到好处的衬托出了Lucy领悟爱情的美妙之处,此时画面与音乐结合得极富诗意而显得唯美。

Charlotte认为George与Lucy身份不符,为免George继续纠缠Lucy而与她提前回到了伦敦。Lucy的母亲为Lucy安排了一位贵族绅士Cevil作为她的未婚夫,Lucy也对这位极具绅士风度的Cevil很满意。可这位Cevil却似乎太绅士了,举手投足无不注意自己的绅士风度,而他欣赏的也只是Lucy的美貌和她的琴艺。

George与父亲Emerson借故找到Cevil,并租了Cevil一间靠近Lucy家附近的小别墅居住。牧师Beebe带着Lucy的弟弟Freddy拜访他们。George带两人来到森林里的一处水塘戏水玩耍,玩疯了的三人童心大发在水塘边追打嬉戏。恰巧Lucy和母亲及Cevil在林中散步路过,惊见三人赤身裸体嬉戏。只见Cevil忙着引导两位女士远离三人,而三人手忙脚乱的四处躲藏的搞笑场景。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捧腹大笑。英国影片也是毫无忌讳,尺度大胆,和法国片有得一拼。

George受邀来Lucy家打网球,Cevil却故作绅士状的在一旁诵读女作家Eleanor的小说。Lucy发觉自己在佛罗伦萨的郊外被George亲吻的秘密竟被写到了小说里面,Lucy明白是Charlotte的多嘴惹的祸,慌乱之下借故要去喝茶。George在小道上追上Lucy并再度亲吻了她。

Lucy在George热情狂放的爱情面前显得犹豫不决。为了完成她与Cevil的婚姻,Lucy狠心赶走了失望的George。但做作虚伪的Cevil越来越让Lucy无法忍受,她不愿变为Cevil用来炫耀和摆设的一个音乐盒,毅然和Cevil解除了婚约。

Lucy决定去希腊旅游来忘记这一切,当她前往火车站路过George住的地方时,见到工人搬动家具准备搬走的场景。Lucy思绪万千忍不住回去找George,却见到了George的父亲Emerson。Emerson之前已在Charlotte的帮助下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便直截了当的告诉Lucy,George一直深爱着她,而Lucy也爱George却一直隐瞒自己的情感。在Emerson诚挚的劝说中,Lucy终于挣脱了自己内心的束缚而去追寻自己的爱情。

影片评论:

在佛罗伦萨和伦敦的优美风景中,Lucy和George展开了一段唯美浪漫的爱情恋曲。这段恋情是典型的英国式爱情,两人在片中没有情意绵绵的对话,没有热情似火的缠绵,甚至连亲吻也只有两次,爱情之火只是在慢慢的滋生。

Lucy对俊美迷人的George心存好感,在河边George暗示他的爱意之时,她却碍于身份冷漠对待。当Lucy在郊外无意遇到George时,George狂野的亲吻了她,而Lucy先是反抗,后是接受,倒有种欲拒还迎的味道。自此Lucy的爱情之火已被悄然点燃。Lucy接受母亲的安排而与门当户对的Cevil订婚,以为能将George遗忘。却未料George费尽心思杀至伦敦,住到了Lucy家的附近。Lucy一方面很高兴George的到来,另一方面又苦苦压抑内心的情感。然而面对George的率性和痴情,她又如何会喜欢刻板木衲的Cevil。在George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感再度亲吻她之时,Lucy已是欣喜接受,却也陷入了更深的感情纠纷之中。当Lucy决定去希腊旅游来遗忘George之时,贵族的等级尊严还在迫使她压抑自己的情感。唯有Emerson的一语见的才真正释放了一直压抑在她内心深处的爱情。

导演从相识、接近、萌芽、迸发、冷静、矛盾、解惑这七个恋爱的必经阶段,很细致的将两人的爱情经历描绘的淋漓尽致,其中尤其是Lucy的心路历程被很细腻的表现了出来,相对之下,George这个角色就显得比较苍白了点。这部电影的风格更象是一部女性电影。

唯美的爱情似乎只存在于电影之中,这也是爱情文艺片深受欢迎的原因吧。在电影中Lucy选择了爱情而抛弃了贵族生活。两人在经历了种种心灵痛苦折磨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也是我们欣赏电影带给我们的心灵寄慰吧。

影片背景:

本片改编自英国著名作家E.M. Forster的同名小说。影片非常忠实于原著,情节对白基本未改。影片还采用了类似歌剧的形式,全片共分15个章节,基本也是按照小说的章节定义的。本片带有浓浓的英国文学气息和英国式的幽默。导演James Ivory曾先后改编过E.M. Forster的三部作品《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利斯》和《霍华德庄园》,而这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其中最受欢迎、评价也最高的,并获得了87年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

本片中几位帅哥的表演也份外抢眼。Daniel Day Lewis因本片而一举成名,他极好的演活了虚伪做作的绅士Cevil,看着Daniel Day Lewis略显夸张偏又一幅很有教养的造型,着实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当Cevil因从未吻过Lucy而请求与她亲吻时,竟然笨拙紧张的忘了取下夹在鼻上的镜片就去亲吻Lucy的情景,让人觉得既滑稽又好笑。很难把Daniel Day Lewis在本片中的形象和他以后饰演的狂野奔放的摩根战士和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形象联系在一起,看来Daniel Day Lewis的演技的确一流。

本片另一位抢眼的帅哥自是影片主角George的饰演者Julian Sands,有着一双充满魅力的深蓝色眼睛和迷人金发的他自是迷倒了不少影迷。可惜除本片外Julian Sands并无其他得意之作,虽参演了不少经典电影,如“杀戮战场 The Killing Fields”、“春光奏鸣曲 Impromptu”、“远离赌城 Leaving Las Vegas”等,可惜都是些配角角色。

片中还一位值得一提的帅哥是Lucy的弟弟的饰演者Rupert Graves,后来他又主演了Merchant Ivory的另一部同志电影“莫利斯 Maurice”,在其中饰演Maurice的第二情人Alec Scudder。

原声音乐:

影片一开始出现的一首咏叹调,曲调缓慢优美,女高音Knawa抒情唯美的吟唱让人心醉。这首温馨怡人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收录在意大利著名歌剧作家Giacomo Puccini的一部作品“贾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中。

Puccini的“蝴蝶夫人”、“图兰多”等经典歌剧早已为人熟知,而本片的制片Merchant Ivory和作曲家Richard Robbins选用了Giacomo Puccini作品“贾尼·斯基基 Gianni Schicchi”与“燕子 La Rondine”中的两首咏叹调,另一首咏叹调是“燕子 La Rondine”中的“朵蕾塔之梦 Chi Il Bel Sogno Di Doretta”。

本片堪称是古典音乐和电影完美结合的典范,熟悉这两部歌剧的人都知道“贾尼·斯基基 Gianni Schicchi”讲述的是一群贪图佛罗伦斯贵族Buoso Donati遗产的遗族亲友听信Gianni Schicchi的计谋,妄图瓜分遗产却反被Gianni Schicchi作弄。不但Gianni Schicchi成为遗产的最大受益者,而且还成全了女儿Laurreta与贵族Rinuccio的婚姻。而“燕子 La Rondine”则是讲述了巴黎高级交际花Magda与年轻的纯情男子Ruggero之间的爱情,但因现实残酷而最终无法结合的故事。再回顾本片,方觉古典音乐和电影可以结合的如此贴切优美。

本片音乐除了Puccini音乐以外,作曲家Richard Robbins还是花了不少心思使整部影片的音乐内涵更加丰富完美。当影片描写意大利时,音乐显得强烈而富有戏剧性。而回到了英国之后,音乐却变得典雅而柔美。整部影片的配乐显得非常的协调。

DVD碟评:

美国IMAGE公司发行的这张DVD碟质量实在不怎么样,屏幕格式非但没有做成可变型屏幕,而且还是隔行的。更糟糕的是任何字幕都没有,连起码的英文字幕都欠缺,真不知影片中出现的少量意大利语叫人如何听懂,好在并不影响剧情的欣赏。碟片也无任何花絮。而英国2区发行的版本也不见得好到那去,屏幕格式也是4:3的,花絮也就多了点剧照和预告片。看来要等此片的好版本,除非1区、2区会发行什么特别版之类的。

碟片的画质尽管不怎么样,杂讯也比较多。但还是可以领略到佛罗伦萨和伦敦优美的自然风光,画面让人赏心悦目、心往神怡。音效有DD2.0和DD5.1,虽无什么特色,但本片的古典音乐实在迷人动听。本碟不失为一张可以静下心慢慢欣赏的佳片。


   回复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