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时候,long long ago,你们还没生。所以我提起的电影你们都没看过。不过我不介意给你们做一次思想教育工作。
我上小学的时候,整整五年,我们学校包过三场电影,一是《地道战》,一是《少林寺》,一是《海底世界》。前者宣传爱国主义,中者反对封建主义,后者科普教育。
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好理解,为什么说《少林寺》是反封建的呢?
因为电影的男主角是个和尚,为了抵制皇帝的统治,不愿意还俗,连女朋友都不要了。“不淫欲汝今能持”,真是了不起。有个女朋友,说明他有对异性的渴望,并不是同志或者天阉。所以他做和尚不是不得已,而是出于某种追求。
整个电影中这和尚没念过经,念经的时候也是调皮捣蛋。可见他做和尚不是为了倡扬佛学;除了念经,他还练武功,不过他的武功是偷学的,别的和尚不允许他学。他偷学的武功也不管事,就连嵩山上放猪的丫头也打不过,被揍的头肿脸青,仓惶而逃。不过那丫头实在牛b,抡起皮鞭子把一个大男人抽得像杀猪一般的嚎叫,像个SM的女皇。他的失败,是不善于斗争,并且缺乏斗争意识的结果。闲话少说,总之,在和尚庙里呆着,倡导武学也是行不通的。
又不是为文,又不是为武,他还继续当和尚,只有一条解释,就是逃避封建主义压迫。因为做和尚就算“出家”,不拜君父,就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消极的挑衅。这和尚谢绝皇上封赠,宁愿剃个大秃瓢住集体宿舍,可见他立场的坚定。所以,少林寺是一部反对封建主义的好电影。
除了学校的包场,我们那些革命小将们还审看了大量国内外的优秀影片。比如《追捕》,《人证》,《望乡》。
这些来自资本主义社会的文艺作品,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只看这些片子的主角,不是在逃犯,就是现行犯,就是八卦女记者,没一只好鸟。其内容,不外是犯罪。当时这类影片风靡全国,革命同志一边看,一边津津有味的批判资本主义。我记得追捕当中有个警察叫啥村,他烫着爆炸头,戴着太阳镜,穿着喇叭裤,是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的典型代表。当时全国上下,抵抗力不强的小同志们纷纷模仿他的穿着,手里还拎着一种叫做“单卡录音机”的高级货,大摇大摆,招摇过市。这些人,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击中了,堕落了。是革命事业的叛徒!
当时全国人民伤亡惨重,不仅男同志,就连女同志,也开始评选“最有男人味道”的男人,在逃犯“杜丘东人”榜上有名,引起了很多痴妹怨姐纷纷“表衷心”、“献忠心”、“下决心”,表示非他这样不嫁。也难怪姐妹们对他这样痴情,当时我国本地出品的只有唐国强,马晓伟,郭凯敏之流,小白脸还要涂脂抹粉,在大银幕上深情款款的说:“哦!喃穆诺娜,你是我的星星!”,或者羞怯的表示:“我,其实,对你也……”,或者无比沧桑的说,“是啊,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活像儿童话剧小朋友背台词,一股学生腔。搞得人牙根奇酸无比。本地姐妹处处见到这样二尾子式的男人,怎么不让她们钟情进口货呢。
《望乡》这片子要提一下,因为这是“少儿不宜”的片子。当时中国还没有审片分级制度,各位家长就主动承担起电影局的任务,一听是讲从良妓女的片子,就果断的认定,小孩不能看。当时全国形势真的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高度默契,从大江南北,到塞外草原,处处都是大人争相购票,小孩禁止入场的场景。我记得我家长就果断的跟我说,这片子不好,小孩不能看。我心里想既然不好,你们为啥看。不过没说出口,心里油然而生向往之意。
还有一个国产的少儿不宜片子,叫做《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听说里面有强奸的情节。问题是,中国电影把强奸场面都处理的特别含蓄,无非是:屏幕上两对脚,男脚步步紧逼,女脚步步退缩,并用凄怆的女声配音曰:“你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然后一声惨叫,镜头一转,搞个闪电雷雨的镜头了事。这样的场面,小孩不一定明白怎么回事,更别说受什么坏影响了,怎么会“少儿不宜”?要不然就是因为事后女主角哭诉:“我、我、我,我被他糟蹋了!5555555”小孩可能要追问“糟蹋”是啥意思。大人为了省却扯谎回答的麻烦,干脆不许小孩看了。
除了这些揭露资本主义黑暗内幕的电影,还有一些生活片,如德国的英俊少年。不过这片子名为儿童片,实际上更少儿不宜。我的一同学看完后跟我说:外国女人的奶子真大。当时我们认字不多,没看过爱情小说,不知道“乳沟”这名词,只是觉得外国女人低领口里露出来的那部分真像屁股。
除此之外,我们看的最多的就是战争片。中国的战争片的程式很多,这些程式其实都很好,可惜那时没有版权概念,有个好的创意大家都免费乱用,弄得非常泛滥。比如,英雄人物死了,一定是风云变色,山河落泪;政委如果突然对一个小P孩关心起来,问:小鬼,家里有几口人啊,想不想家啊。则该小鬼一定会阵亡。则该政委一定会把该小鬼染着鲜血的帽子,或者衣服紧紧攥在手里,虎目含泪曰: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报!仇!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那些片子,代表了我们懵懂岁月的记忆,是对我们人生观影响最大的事物之一。我今天独在PALTALK上徘徊,遇见LOVEBOYCA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省的整天吃饱了就睡,胖的像猪一样。”于是跟他聊起老电影,把我们的谈话记录整理成文,与大家讨论。 |
|